大学生创业项目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三次创业 时代造就

| 点击:

【www.yangshiquban.com--大学生创业项目】

               马云,没上过什么名牌大学却英语出众,一个成功商人却当过6年的教书匠,在美国丢了行李和盘缠后,愣是靠在拉斯维加斯赌场赢的600美元赌资回的国,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2012年近万亿元的交易额,与一个省的GDP总量相当,被人戏称为看不见的省长。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般的身材,同时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 《福布斯》杂志曾这样描述马云。因个性独特马云亦被称为“外星人”。

                中国短暂的现代商业史中,马云最具不可复制性。从早期B2B业务,到淘宝网、支付宝,再到大淘宝战略,乃至大阿里战略,组织架构几次分拆,布局金融、数据、平台,从信息流到资金流再到策划中的物流,一切围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自然生长出来,始成今日之格局。

  2013年5月10日晚,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在杭州发表卸任演讲时说,“我感谢这个变化的时代,我感谢无数人的抱怨,因为在别人抱怨的时候,才会有机会,只有变化的时代,才是每个人看清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该放弃什么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马云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当人们谈到中国互联网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到企业家马云,也不可能避开这个“幽灵”的存在。他是当仁不让的开创者、“教父”,也是充满变革精神的颠覆者、“叛逆”。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下学谋生,先后当作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帮浙江舞蹈家协会主席抄文件的时候接触到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书迅速改变了马云的思想,马云从书中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遂下定决心,参加二次高考。

  1983年19岁的马云二次高考依然失利,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但受《排球女将》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因为家人反对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但决心永不放弃。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后因马云同专业招生不满,马云被调配到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便宜,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

  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此后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开始都没什么钱。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马云第二次创业是创办中国黄页。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

  1995年4月,刚过而立之年的马云,便满腔热情投入了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浪潮中,并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网站--中国黄页。彼时,被互联网业界誉为“开山鼻祖”的雅虎公司,刚刚创立不到一年;彼时,中国内地尚未开通一条互联网专线;彼时,因日后创办了曾显赫一时、却昙花一现的“瀛海威”公司而名扬业界的张树新,为了政府批文的事情,正奔波于北京城里大大小小“衙门”中。

  在一次访谈中马云自曝第一次上电视是在1995年。“我刚开始创业,租了个办公室在杭州经济大厦,”他回忆说,那天他骑单车去上班,看见马路边五六个大汉在抬窨井盖,似乎是要偷去卖。当时还顶着一个被网友形容为“很屌丝”发型的马云想起,几天前报纸报道一个孩子掉进没有盖的窨井淹死了,便起了制止的念头。但他又顾虑“五六个人我怎么打得过”,于是骑车跑出四五百米去找帮手。不料没找到警察,也没人愿意出手帮忙。“绕了几圈,看他们还在抬,我实在忍不住了。 ”马云笑称,自己便一脚踩地,一脚踩在自行车脚踏上,做好了随时逃窜的准备,然后一手指着对方喝道:“你给我抬回去! ”之后,摄影机与记者一起冲出来对马云做了一通采访。原来,这是当天杭州某电视台做的测试节目,通过制造一个偷窨井盖的现场,来测试路过市民对这一行为的反应。

  1997年底,迫于无奈而与“中国黄页”分道扬镳的马云,在外经贸部的邀请下,正式加盟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在此期间,一腔热血的马云带领其团队先后开发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

  马云的第三次创业,也就是创立阿里巴巴。1999年,在全球皆为“。COM热”而疯狂的时代浪潮之中,在以雅虎、eBay、亚马逊三大巨头为主流的互联网格局下,“另类”的马云却高喊“只抓小龙虾”的口号,高举“做中小企业救赎者”的大旗,开拓一个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新领域--中小企业B2B.

  1999年,马云辞去公职,带着自己的团队从北京撤回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办阿里巴巴网站。随后,马云提出互联网产业界应优先发展B2B。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很快引起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被称为在雅虎、eBay、亚马逊之后,“互联网的第四模式”--阿里巴巴模式。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获得国际风险资金2500万美元投入。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为什么能活下来?第一是由于我没有钱,第二是我对Internet一点不懂,第三是我想得像傻瓜一样。 ”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哈佛大学两次将他和阿里巴巴经营管理的实践收录为MBA案例。

本文来源:http://www.yangshiquban.com/show-37-1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