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生意经

施特罗家族:从亿万财产到家徒四壁

| 点击:

【www.yangshiquban.com--小本生意经】


楚天金报讯 图为:对弗朗西丝来说,家族繁华已成往事

  图为:施特罗家族成员

  酷热的夏天是啤酒销售的黄金季。如今,国际啤酒市场,英博公司称霸。鲜为人知的是,上世纪80年代,施特罗啤酒公司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第三大啤酒公司,仅次于上市巨头安海斯·布希(本报2013年11月14日曾做报道)和米勒。

  施特罗家族拥有该公司全部股份,当时《福布斯》估计这笔财富至少价值7亿美元。如果走势与标普500指数(是记录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一个股票指数)一致,那么该家族现在应该拥有大约90亿美元财富。

  但如今,施特罗啤酒公司已经被拆分出售,信托基金把最后一分钱都发给了股东,该家族已注定富不过代。一个鲜明的对比是,施特罗家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最大竞争对手库尔斯家族,现在依然位列福布斯美国富豪家族榜前100名。施特罗家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们的故事令人警醒:打造长久不衰的家族企业非常困难,由盛入衰却惊人地容易。

  150美元起家 

  独轮车推出啤酒豪门 

  和美国的很多富豪家族一样,施特罗家族的故事也是从一位移民开始。

  1850年,伯恩哈德·施特罗带着150美元和家传啤酒酿造配方从德国来到底特律。他推着独轮车挨家挨户推销他的啤酒。到了1890年的时候,他的儿子朱利叶斯和小伯恩哈德已经把啤酒卖到了五大湖周边地区。后来,朱利叶斯把啤酒厂改造成冰淇淋和麦芽糖浆生产厂,让全家撑过了禁酒时期。上世纪80年代,施特罗啤酒公司迎来大发展,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第三大啤酒公司,仅次于上市巨头安海斯·布希和米勒。

  在成立后的头100年时间里,总部位于底特律的施特罗啤酒公司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尊重客户,尊重员工。前者意味着以工人阶级的价格迎合美国中西部工人阶级的口味(二战期间啤酒花和小麦的短缺使美国人习惯于喝口味更淡的啤酒,于是施特罗家族掺水冲淡了伯恩哈德·施特罗的珍贵配方);后者意味着把每位员工当成家族荣誉成员来对待。

  约翰·施特罗曾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带领公司实现了销售迅猛增长,他的侄孙格雷格回忆说:“他因为经常在啤酒厂里走动而出名,他记得住所有人的名字。那时员工们愿意为这个家族赴汤蹈火。”仿佛是为了将顾客与公司联系起来,每个啤酒瓶上都有施特罗的签名,上方是狮子形象的家族徽章。公司销售量随着战后底特律的发展而飙升,从1950年的50万桶一下增长到1956年的270万桶。

  “蛇吞象” 

  疯狂扩张埋下危机 

  巨大的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来临。

  约翰·施特罗在1967年改任董事长,把啤酒公司的控制权交给了他的侄子彼得,后者在1980年就任公司CEO。彼得试图通过收购来实现发展。

  1981年,彼得收购了纽约的啤酒酿造商F&M Schaefer。和施特罗啤酒公司一样,F&M Schaefer由一位德国移民在19世纪中期创建,也是向地区性顾客出售低价啤酒。次年,在被家族成员形容为“蛇吞象”的收购交易中,彼得押上整个家族企业,借款5亿美元(当时施特罗啤酒公司的账面价值只有1亿美元),收购了密尔沃基的约瑟夫·施利茨啤酒公司。

  一夜之间,施特罗啤酒公司成为了美国第三大啤酒商,拥有七间啤酒厂,业务遍布全国。1988年,《福布斯》估计该公司价值7亿美元,并将施特罗家族列为当时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彼得希望把施特罗啤酒公司打造成蒸蒸日上的全国性啤酒酿造商,但他的宏伟理想未能实现。该公司错过了那个时代最大的行业趋势:轻啤。

  施特罗啤酒公司的核心产品——价格便宜、口味清淡、富含卡路里的啤酒虽然很不错,但由于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该公司的广告支出无法与更庞大的竞争对手安海斯·布希和米勒相比。既然不能通过广告宣传来刺激需求[来源:www.cyonE.com.cn/],施特罗便把目光对准了价格,15罐装只要12罐的价钱,30罐装只要24罐的价钱。虽然后者卖得很好,但不足以挽救利润率的下滑。“我们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决定向全国扩张,”家族第五代成员、前施特罗啤酒公司员工格雷格·施特罗谈起那段经历感慨,“这就像是拿着大刀参加枪战,一点赢面都没有。”

  就在施特罗公司盲目负债扩张之时,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来临。

  来自科罗拉多州的康胜家族野心勃勃地闯入施特罗啤酒公司的市场。原本由三家啤酒公司把持的行业里出现了四家大型啤酒酿造商,但市场只容得下三家。

  上世纪80年代末,康胜超越施特罗成为美国第三大啤酒公司。1989年8月,施特罗啤酒公司开始裁员。这家曾把员工当成家人对待的公司解雇了300人,占到其白领员工的五分之一。

  次月,彼得·施特罗同意以4.25亿美元的价格,将家族企业出售给康胜。但康胜临阵退缩,在几个月后取消了这笔交易。

  创新失败 

  被昔日对手低价收购 

  无奈之下,彼得孤注一掷,聘请著名高管哈尔·赖利,赋予施特罗品牌更加高档的外观和定位。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糟糕的决定:珍贵的施特罗签名被版画所取代,价格也有所提高,15罐装和30罐装停售。但事实上,产品本身并没有变化,顾客也不是傻瓜。

  短短一年时间里,施特罗牌啤酒的销售就下滑逾40%,创下了啤酒业史上最严重的销售滑坡纪录。

  到了1991年,施特罗牌啤酒以及其收购的Schaefer、Schlitz和Old Milwaukee等啤酒品牌的市场份额从1983年的13%降至1991年的7.6%。

  1996年,彼得重蹈覆辙,再次举债,斥资3亿美元收购了陷入困境的G. Heileman啤酒公司。此次收购彻底失败。Heileman在西雅图和波特兰等城市拥有啤酒厂,填补了施特罗啤酒公司的市场空白,但Heileman缺乏强有力的啤酒品牌。这次收购成为业内的一个笑话,被戏称为“两只瘟鸡的结合——一起倒下”。

  接着,彼得·施特罗又投资了生物科技和底特律房地产市场,试图让公司业务多样化。这使公司的状况雪上加霜,又亏损了几百万美元。

  1998年,堂兄弟约翰·施特罗三世接掌施特罗啤酒公司。施特罗啤酒公司开始为其他啤酒公司酿造啤酒,以此弥补自身销售的严重下滑,但在1998年,该公司失去了Pabst牌啤酒的合同,遭到致命打击。

  施特罗公司的一位前高管说,到1999年,公司内部出现了是否有钱支付债务利息的担忧。于是,伯恩哈德·施特罗的遗产被拆分变卖:昔日对手米勒酿酒公司收购了施特罗的Henry Weinhard’s和Mickeys品牌,而Pabst则收购了该公司的其余品牌以及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附近的啤酒厂。

  据知情人士称,收购价仅为3.5亿美元左右,其中大约2.5亿美元被用来偿还债务。剩下的1亿美元中,一部分拨给了一个基金,用于支付员工退休金——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施特罗啤酒公司未能把这些债务也卖出去。剩余部分划入家族基金,分期逐次发放,直至2008年彻底耗尽。

  镀金的回忆 

  对几代家族成员来说,生长在施特罗家族意味着舒适的生活,“感觉就像是住在镀金的气泡里。”家族第五代成员弗朗西丝·施特罗说。1985年,她的父亲埃里克与兄弟彼得大吵一架后离开了公司。埃里克本质上是位艺术家,花费数百万美元搜罗各种枪支、相机、吉他等,存钱从来不是他优先考虑的事项。

  既然能够定期拿到大笔钱财,为什么还要存钱呢?在上世纪80年代,七名第四代家族成员每年可获得80万美元。这使他们能够入住底特律的豪宅,有女仆伺候,而无需工作。

  和很多有钱但迷失方向的家族一样,毒品和酒精随之而来。弗朗西丝因为饮酒而被赶出了学校。她的三个兄弟也退学,其中一个兄弟查理2003年因吸毒,导致从酒店的10楼阳台坠楼身亡。

  直到1989年,也就是向康胜公司出售失败的那一年,公司第一次拿不出钱来派息。埃里克受到的影响尤其大。他的第一任妻子不得不暂时借钱给他,好让他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2009年,就在家族基金耗尽的几个月后,患有糖尿病的埃里克因为腿伤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孤独离世,他的大部分财产被划入信托基金,用于向他的两位前妻偿还债务。 (本报综合报道)

  
 

本文来源:http://www.yangshiquban.com/show-4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