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致富好项目

海水养殖对虾,兴起的中国对虾产业

| 点击:

【www.yangshiquban.com--小本致富好项目】


改变(6)兴起的中国对虾产业(2009.9.21)

  (主持人)自古以来,海洋提供给人们”盐渔之利,舟济之便”,打渔晒盐,往来交通形成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认识被人们更一步地扩大,其中海水养殖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六十年我国的海水养殖业从无到有,也是发展最为轰轰烈烈的产业。而在在海水养殖中,最早形成一个大规模产业就是对虾养殖业。

  这里一亩池塘出产了400公斤的对虾。

  这里一斤鲜活的对虾买到了20元。

  无论种植和养殖,农业上的丰收带来的就是人们米袋子的充实和菜篮子里的丰富。但如果将时间向前到五六十年前,现在市场里的这些海水产品,还没有丰产丰收的概念,因为在当时没有人能相信它们能人工养出来。  

  (采访)赵法箴:有一个老百姓说,我们过去养过虾,突然没有了,好像飞了。

  对虾真能长上翅膀会飞吗?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为什么就消失了呢?为什么当时就养不出来对虾呢?

  赵法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对虾养殖的开拓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走出校门,当走进黄海水产所,对虾到底能不能养,就成了他的第一个课题。当时迫切想要养出来的虾,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虾种,就叫中国对虾。中国对虾最明显的标志是头上长长的额剑,而使它更出名的是个头大,味道鲜。

  (采访)赵法箴:由于对虾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一种虾类,很受国内外的欢迎。那时候国外大量的收购我们国内的对虾。

  在一九六零年二月,在黄海水产所出版的有关对虾的油印本上,记述了的一段话。

  “对虾的经济价值很高,在我国出口的水产品种,它是价格最高的一种,一吨鲜对虾可以换回十数吨的钢材。所以养殖对虾不仅可以增加人民公社的收入,扩大人民公社的建设,而且可以支援国家,出口换回大量的刚才和机器,帮助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用一吨虾就可以换来十几吨的钢材,如此昂贵的中国对虾对于大多数的人们来说,见都难以见到,何谈吃到这种美味。

  (采访)王清印:当年中国对虾在黄海和渤海的渔业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种。这个每年春天叫春汛,秋天叫秋汛。渔民就把捕捞中国对虾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娱乐活动。

  中国对虾是在汛期的时候从海里捕捞上来的。海里面对虾的敌害有无数,捕捞上来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够人工家养,产量就可以成倍地增加,能给国家作出多大的贡献呀,那时包括赵法箴在内的一批水产工作者都抱上了这样的想法。但也有人认为中国对虾是根本不能养的。

  (采访)赵法箴:因为什么,对虾是远距离回游的,这是一个难题。

  是深海生物,又要远距离洄游。中国对虾每年11月都要从渤海、黄海山东南部沿海南下游到黄海的中南部深水区越冬,第二年到水温上升后,又集群北上,到黄海渤海河口附近的浅海区产卵。跨度这么大的海洋虾类,放进池塘里到底能不能养呢?赵法箴也在担心。

  (采访)王清印:从50年代初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把野生对虾捕捞回来以后,然后在实验室里面叫它人工孵化,叫它受精孵了小苗看能不能,有没有可能把它用人工给它养殖出来。如果人工能够养殖,像大田像作物一样,那我们就可以控制它的产量,可以提高它的产量。

  一只对虾的产卵量可以达到30万-100万,会有多少成活下来,成为今后产量呢。要想通过养殖来增产,要走的第一步就是把更多的小虾苗培育成活。而大量的基础研究也由此开始了。

  (采访)赵法箴:摸清对虾养殖生物学,对虾养殖的生态学,这样搞清以后,我们在对虾育苗、对虾养殖技术才能逐步取得成功。

  上世纪60年代初,赵法箴首次完成了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的研究,对对虾幼体二十六期的发育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而这些图片全是经过显微镜用目微尺进行测量,手工绘制出来的。把野生虾种要变成家养,只有一步步弄清楚生物学特性,人为来满足它们的各种生活要求。可生长在海水里的动物,人为控制、操作都非常难,在接连不断犯过的错误中,他们找着一些正确的答案。

  (采访)赵法箴:我们过去不是用铁管嘛,叫无缝钢管,还有铁桶这些都会把幼体害死,毒死,所以我们把不成熟的实验搞成熟了。

  在海水动物的育苗上和养殖上,所有使用的用具都是塑料制品。这个现在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就是因为海水经过含重金属的器具导致了幼虾的畸形、死亡获得的经验。由此,科研人员还掌握了虾苗适宜的水质的调控技术。

  水质重要,重要的还有饵料。孵化出来的幼体虽小,可也得吃饭,到底虾苗吃些啥呢?

  (采访)赵法箴:喂它的饵料曾经把动物性饵料,是底下的挠足蕾,以为是它的饵料,实际上它是敌害,

  虾苗最早吃到的开口饵料应该是植物性的饵料藻类;然后是动物性的饵料,从浮游动物到甲壳类动物。虽然对虾是杂食性的动物,但不同的发育期吃到的食物不同,喂错了阶段,就会影响成活。虾苗的食物被一一确定下来,苗种的培育也取得了成功。

  历经了20年一大批水产科学家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告诉了老百姓,中国对虾不会飞,只要调节好水质,清除走敌害生物,给对虾正确的饵料,对虾就不会死亡腐烂而无影无踪,是完全可以养殖成功……这项成果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也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从无到有。

  (采访)王清印:从5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到78年形成产业,1978年根据我们国家的记录,1978年对虾养殖产业全国达到了450吨。

  450吨相比后来中国对虾创造的数字要少很多,但正是因为有了这450炖的养殖产量,让过去从事艰苦捕捞工作的沿海地区人们看到一个新的生计。

  1978年,国家最早向国际开放水产品市场,水产品可以自由流通,作为出口的一大支柱,这一年也成为中国对虾大跨越式的发展的一年。原来荒芜的滩涂地热闹起来,挖好土池,引进海水,放入虾苗,四个多月对虾就可以养成。看到了对虾的丰收,老百姓的养殖热情就更加高涨,而此时的赵法箴心里却特别着急。

  (采访)赵法箴:养殖多了,破坏资源了,所以我们考虑怎么样满足需要,我们开展对虾工厂化的育苗。

  当时养殖用苗是通过从海上捕捞回来怀孕的亲虾,人工繁殖后取得苗种。对虾养殖事业发展起来了,对苗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也使捕捞亲虾的量越来越大。

  (采访)王伟继:人工培育它每年秋汛的时候它要捕捞很多繁殖青虾,你捕捞繁殖青虾的话,你直接造成母虾数量的减少,你间接的话,第二年的话,没有产卵的青虾了,这个对资源的破坏是非常厉害的。

  把该留下来的种子当粮食吃了,来年是不是就该饿肚子了?科学家率先意识到海洋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捕海捞海对未来发展是危险的。1979年,赵法箴向农牧渔业部提出并起草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的攻关计划

 

全工厂化育苗,也就是要实现自己种地,自己选种留种。亲虾在全人工的条件下培育出来,幼体在全人工条件下顺利发育变态,正常长成。整个养殖不再从大海里捞捕。依靠天然苗的小规模半人工养殖,要进入到大规模全人工养殖时期。

  (采访)王伟继:在越冬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营养强化,对它进行光照调控,对它进行水温调解,我可以让它比如说,让它2月份产卵,让它3月份产卵,可以满足不同地域养殖场的需求。

  通过三年的联合攻关,1982年,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成功。赵法箴也因此受到中央有关领dao的高度赞扬。1985年,项目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于1988年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

  1982年对虾苗种培育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当年全国对虾人工育苗量比1979年提高了52倍。有了稳定,大批量生产苗种供应,促进了大规模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我国一跃成为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产量最高的世界第一养虾大国。

  (采访)王伟继:山东是我们国家在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方面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省从这个地方你可以看出来,沿海很多地方凡是能够用于水产养殖的地方,基本上都被开发出来的。大面积的沿海的滩涂湿地被用于开发那些养虾池,这个地方,这是山东半岛的一个海湾。你可以看出来,养虾池面积非常之大,这个养虾池面积非常很快呢。

  沿海地区不仅养虾的人多起来了,从事对虾饵料加工,冷冻加工等相关产业的人也多起来了。

  (采访)王伟继:通过养这个对虾,通过这一条对虾富了一方百姓,就形成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带动了整个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主持人)有了科学家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做基础,1986年以后,我国连续多年在对虾养殖产量和人工培育虾苗数量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海水养殖史上写下了一人注目的一页。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199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打垮了整个中国的养虾业。

  (采访)徐宝荣:两三公分开始死,这么小就开始死,特别到了五六公分,爆发性的大面积的死亡,快的话三五天没了,当时不知道是什么病,后来这今年虾说年代不好,到第二年更厉害,越来越厉害,到1995年黄海所找科研单位了虾怎么弄。

  几乎所有的养虾人都没能料到1993年突袭而来的虾病能如此厉害。

  (采访)王清印:从南到北,最早是从台湾传过来的,从南到北这个就像一阵风刮过来,这个大面积死亡,这个简直是对,当时损失不得了。

  (采访)王伟继:你想最早的话盛期的时候是年产22万吨,跌下去的话93年、94年的话,产量不到5万吨。你想这个是非常非常厉害的这个衰减。

  (采访)王清印:那么好的一个产业,年产量20多万吨这个说不行,这个“哗”就下来了。

  短短的两年时间,黄渤海地区已经有两百多万亩虾池空了下来,很多农民不能干了,虾不敢养了,农民心里引起了恐慌。

  (采访)王清印:当时国家就启动了一个攻关,”82攻关”一个研究计划,组织全国科学家来进行攻关研究,看它到底是什么产生了,导致了这么严重的这个病害问题。

  爆发的虾病是由一种叫白斑病毒而引发的病害。虽说找到了病原,但一直到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药物能根治。而这次病害袭击虽然是一次世界性的,但受害最重的就是中国对虾。

  (采访)王清印:这个密度太大的情况下呢,造成什么问题呢?这个养虾池它的养殖用水排出来,还没有与外海交流,就被另外一个虾池就用了,这样造成什么问题呢?这就超出了当地养殖环境的容纳量。

  除了养殖密度大,造成水体污染,中国对虾因为传染严重发病严重以外,中国对虾是没有经过选育的野生种,多年在全人工条件下育苗养殖,选种的近亲交配,导致的品种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采访)王伟继:近交的衰退是非常明显的,一种是体现在生长上,比如说个体非常小,再一种就是抗病性,抗病性可能立刻就差了,从它的繁殖性能上。比如说你像捕捞,海捕的这个野生倾向一般产卵量会在30到100万,这是它的产卵量。你如果发生近交的话,它可能10万20万都不到,而且产出来的卵子的质量非常差,到时候培育出来的苗种质量就比较差一些。

  1995年,一个从美国引进而来的对虾品种游进了中国大江南北养虾池,这个品种叫南美白对虾,它可以适应高密度养殖,抗病力也比较强。而中国对虾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采访)王伟继:我们现在这个养殖状况。没人敢养中国虾,没人敢养我们现在中国原产的这个本土的品种了。

  意识到没有大量的优良品种及其生产技术,就无法掌握发展水产的主动权。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所开始着手了中国对虾新品种的培育研究。他们收集了中国对虾的所有的地理群体,建立了遗传变异丰富的育种基础群体。www.cyone.com.cn通过构建家系,开展家系内选育。

  (采访)王伟继:家系个体一种值高低,家系一种值高低对它进行排位。我们再从家系这个排名育种之靠前的这些个体我们把它挑选出来作为青虾。就是一次一代一代的不断的提高对虾的生长性状、抗病性状,它是一个延续的一个过程。

  经历了7代的选择育种,2004年,海水养殖动物的第一个新品种--黄海一号诞生了。它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生长速度非常快,抗逆性强。当品种参加鉴定时,却遇到了这样的小插曲。

  (采访)王清印:当时呢,在北京我们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这个答辩的时候,业务员就提出来问了我三遍,这是海水养殖动物第一个新品种?这一个题问了三遍。

  依靠品种的更新和改良使产量提高、品质改进,中国对虾又一次走在了蓝色农业的最前面。2006年,农业部把”黄海一号”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而这一次黄海所要先做好技术支撑,再稳步推广品种。

  (采访)王清印: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很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新品种,这只是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种子,但是呢,要把它变成产品,最后形成一个产业,要有配套的技术。所以说我们下了很多功夫在做配套的技术。

  在黄海所的育种基地,一些对虾箱被单独饲养在一个一个小格子里面,他们的饲料也都是专门配制的。

  (采访)王伟继:把这个病虾低温研磨混合之后和商品饵料加工成虾可以食用的饵料。

  这些颗粒都是有白斑病毒的有毒饵料,里面含有病毒的量是经过精确计算。而这项实验就叫做攻毒实验。

  (采访)王伟继:凡是有虾死掉之后呢,我立刻就能及时收回来,把它收回来之后呢,我对它进行记录,然后我再进行遗传学方面的进行数量遗传学方面的一些统计分析我来对这个虾个体的抗病性能对这个虾系的抗病性能进行评估,从而从中筛选出有利于抗病的这个个体。

  选育出抗白斑病毒病的中国对虾新品种是黄海所接下来的目标。

  (主持人)六十年,中国对虾从最初创立的养殖方法到工厂化育苗到现在对虾新品种的培育,它的课题研究一直没有停下过。在中国对虾的研究之路上,不仅仅是留下了海水养殖上的几个第一,它提高了人们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意识;从以前的吃海捞海转变为现在耕海牧海;实施的海水养殖良种工程,为蓝色农业走优质、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本文来源:http://www.yangshiquban.com/show-15-194-1.html